不同外徑鎧裝熱電偶典型故障分析與對策
結合鎧裝熱電偶現場應用情況,分享不同外徑鎧裝熱電偶典型故障分析與對策,希望這些內容可以讓大家迅速解決和處理鎧裝熱電偶現場故障。
故障現象一:K型Φ1.5mm鎧裝熱電偶從室溫到900℃使用30h,10次熱循環后斷線
檢驗與分析:經X射線檢查結果發現,有多處偶絲斷線。
產生原因:當操作鎧裝熱電偶外徑常用溫度范圍是,在熱循環的使用條件下,由于鎧裝熱電偶套管材料、絕緣物(MgO)及熱電偶絲膨脹系數的差異,致使熱電偶絲過渡伸縮而斷線。
對策:增加鎧裝熱電偶直徑,該變同保護管間距離,留出隨溫度變化的空間,使熱電偶絲受力減小。
故障現象二:K型Φ4mm鎧裝熱電偶使用溫度470℃,30h,產生+4.6℃誤差
檢驗與分析:在400℃下檢查,其誤差為4.1℃
產生原因:因K型熱電偶短程有序轉變現象,如果處于特定的溫度范圍450-600℃,那么在短時間內,有冶金學的影響(源自排列變化),使其熱電動勢變化。該現象是可逆的,通過900℃以上的熱處理,可恢復原來的校正值,這是K型熱電偶的特征。
對策:短程有序轉變是材料自身的特性,不可避免,推薦使用手氣影響小的N型熱電偶。
故障現象三:K型Φ8mm鎧裝熱電偶在使用一年后,在法蘭盤焊接處出現斷裂。測量體系中有鉻酸及磷酸蒸汽存在
檢查與分析:顯微分析發現,在鎧裝熱電偶破斷部分,有貫通管壁的裂紋裂紋形態為穿晶型的貫通晶體。
產生原因:被測氣體在法蘭下凝結,因焊接時產生殘余應力,使其出現腐蝕裂紋。
對策:在法蘭上安裝插座,將鎧裝熱電偶固定。
故障現象四:K型Φ4mm鎧裝熱電偶(外套管材質為英科內爾)用在980℃,使用3個月后,溫度顯示儀表出現搖擺,時通時斷。如果溫度高,呈斷線狀態。當溫度下降時,則有示值。檢驗與分享X射線檢測發現有一處偶絲斷裂,用顯微鏡觀察斷面,發現晶粒粗大,有脆性斷裂痕跡。
產生原因:鎧裝熱電偶在測溫時處于很大的溫度梯度下,因鎧裝熱電偶絲與套管和熱膨脹系數不同,致使偶絲承受過大的應力。由于在高溫部分及低溫部分的晶粒成長速度不同,因此產生沿晶脆性斷裂。
對策:安裝鎧裝熱地那偶時增加支撐管,用以降低鎧裝熱電偶所處的溫度梯度。
故障現象五:鎧裝熱電偶安裝前熱電偶不導通
檢查與分析:發現接線端子部分芯線包皮有嚴重損傷而引起斷線。
產生原因:在接線或去掉芯線包皮時,出現損傷所致。
對策:加強安裝人員專業技能培訓,避免野蠻拆裝。
故障現象六:安裝在室外的熱電偶(內裝Φ6mm鎧裝熱電偶芯)安裝在室外用于氣體溫度測量,使用一段時間后鎧裝熱電偶外護管破損
檢查與分析:對保護管破損部位,管內附著物進行顯微分析檢驗。
產生原因:發現有孔蝕、應力腐蝕及龜裂現象,并有大量Cl-及SO4-離子存在。
對策:安裝熱電偶時,注意保護,防止進雨水。
故障現象七:鎧裝熱電偶使用6個月后,溫度示值搖擺不定,絕緣電阻下降
檢查與分析:熱電偶部分管壁減薄,出現裂紋,并在裂紋附近發現有絕緣物脫落。
產生原因:在振動環境下,溫度測量裝置與鎧裝熱電偶間,因振動產生摩擦,使鎧裝熱電偶壁厚減薄,蒸汽從其破損部位浸入鎧裝內部同絕緣材料反應,引起體積膨脹,因其內壓力增大,擴展成二次裂紋。
對策:安裝固定螺紋,防止鎧裝熱電偶振動。
故障現象八:T型鎧裝熱電偶在80-90℃使用中出現絕緣降低
檢查與分析:電子顯微鏡觀察發現鎧裝熱電偶有裂紋。
產生原因:鎧裝熱電偶有部分應力腐蝕裂紋,并有疲勞斷面存在。
對策:善鎧裝熱電偶固定方法。
上一條: 鎧裝熱電偶—優秀的互換性、準確性
下一條: 耐磨熱電偶根據套管材質可分為哪幾類?